Skip to main content

我用GoogleEarth記錄台灣之美【高雄旗山-系列模型01】

旗山舊稱蕃薯寮街,相傳在此地並無村落,有一位老太婆每天都在這裡賣著蕃薯,並且提供過路的旅人一處休息歇腳的地方,因而大家便給這裡起了個名叫「蕃薯寮」,而後於1920年又因「旗尾山」為境內最高的山,改名為「旗山街」,至1946年光復後,正式命名為「旗山鎮」。我用GoogleEarth記錄台灣之美 已經邁入第四年頭了,這次我來到高雄旗山,發現這裡的美讓我感受到另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感受,或許是高雄人當地的熱情吧,目前先把這兩處歷史文化景觀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旗山農會與旗山老街以及其他景點的紀錄(待相片整理好再製作成Google地理模型)囉,



中山路前進,左方充斥仿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這也是旗山老街的精華地段,沿著德昌路轉進延平路708巷朝心心幼稚園前進,就是著名的旗山碾米廠,它的全名是"旗山農會供銷部碾米廠",舊名"旗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工廠",建於昭和16年,裡面尚有沿用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碾米機器,真的具有日本年代風味的一段歷史故事:)。





( 圖片轉載於網路搜尋,文章用於分享對照模型使用 )



碾米廠的前面就是已經修復完畢的旗山車站了,旗山火車站建於 西元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 ,經旗尾線可載運旗山糖廠的蔗糖,西南到九曲堂連接縱貫鐵路,為客貨兩用火車站,昔日以蕃薯寮為總站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扮演帶動旗山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 :)  。

旗山火車站建於西元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聽說這樣的建築形式是日本建築留學生當時帶回來台灣的建築形式,主要的建築材料以石、紅磚、木材為主,牆面為真壁造、屋頂為金屬瓦,同年西元1910年日本政府殖民韓國(朝鮮),西元1910年至西元1920年日本在台灣的城市中建築許多官方建築以仿哥德式和巴洛克式的樣式建築形式為主,西元1920年到西元1930年旗山在火車站前的中山路建築仿巴洛克的洋樓街屋。

這次的分享先到這囉,再與大家儘快分享其它的旅遊記憶囉:)

我用Google Earth 記錄:“ 高雄旗山 ,台灣 ”
文章撰寫者: Tang Huang(熊出沒)
我使用軟體:SketchUp&Google Earth
聯絡方式:tang1997@gmail.co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拜師學藝!

今天香港活版印刷前輩 「光華印務公司」任大哥來台灣玩,從香港遠道而來,熱心的協助講解這台海德堡印刷機(風喉照鏡)功能,讓我們有很多疑問都解答了,收益良多。如果您去香港遊玩,如果有機會,可以注意看看,參加任大哥的活版導賞團,可以讓你更了解香港活版文化,值得您關注的喔:) 期待下次去香港找任大哥交流聊聊天~ ‪#‎活版印刷‬ ‪#‎光華印務公司‬ ‪#‎活版印刷活化‬ 任偉生大哥相關影片: https://vimeo.com/150399507

台中高工集賢堂

1993年我考上台中高工後,就對母校有濃濃的情感,以前我們的印刷科,可是學校最棒的科,因為可以學到設計相關的基礎外,也學到攝影、暗房技巧,對於殂小喜歡畫畫的我來說,台中高工真的很棒,老師好+同學來自本市外縣市的聚集,讓高中生活變得很有趣,有好幾次也到中興新村去同學家玩,也會搭火車到豐原去同學喝茶(以前超流行泡沫紅茶店的1990年代),每次想到高中生活,就有說不完的事情,集賢堂前面也是我們回憶滿滿的場所。 期待這次回母校跟學弟妹分享自己設計的經驗,也希望盡到學長的責任,期待設計界出現更多從中工出來的大設計師喔,期待相見!! 前陣子 回學校空拍,發現學校蓋起一棟新大樓了,之前教官室的那棟便高樓了,禮堂後方的1.2年級校舍也拆光了,變成綠地,遠方空拍圖可以看到新的體育館也很大很明顯。 ↓5月初應土木科的邀請,回母校分享展場設計的經驗

謝謝美英學姐:)

謝謝美英學姐(科主任) 親自送聘書到工作室 讓我們可以為母校(系) 盡一份心力♡  @ Letterpress Studio Taiwan 樂田活版工房